办报不简单, 麻烦大家点右上角的“订阅”和“赞”让更多需要的人看到,谢谢撒!
本报《那年那兔那些事儿》着重于以分析、小说、新闻等形式进行现实中时事报道以及YY啥的~~
以下是第一期内容:大洋下的核战争(献给可爱可敬的中国核潜艇部队)(1-5)
~~~~~~~~~~我是邪恶的分割线啦啦啦~~~~~~~~~~
大洋下的核战争(献给可爱可敬的中国核潜艇部队)
作者:zhang_seal 原文来源:天涯论坛 http://bbs.tianya.cn/post-worldlook-916211-1.shtml
大洋下的核战争
我们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
而且还要有原子弹。
在今天的世界上,
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
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一、“大黑鱼”
每一次我站在这艘硕大的战争机器面前时,都不禁感觉自己是那么渺小和脆弱。
这条巨艇正静静地躺在这个建立在山洞中的码头,一动不动。一条细长且平坦的“鱼脊”微露出水面,只有一个高七米左右的舰桥兀立其上。咋一看上去,整艘艇黑不溜秋瘦麻杆似的,恐怕还不如在港外工作的采砂船威武,更比不上亚龙湾里面停泊的各色游艇那样豪华靓眼。但我知道这只是她的表象,水面下才隐藏着她真正的峥嵘。
她隶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南海舰队,是最新096Ⅱ改型弹道导弹核潜艇首舰,舷号414(注:本着我军在尖端武器上一贯的“谦虚”传统,很多核潜艇都用同样的舷号,以混淆视听,干扰外国情报网的判断。),正式的内部注册军籍艇名为“长征29号丙”。当然了,这个正式艇名实在不怎么令人振奋,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人称呼她为“旗鱼”号,渐渐这个名字就叫开了,就连我们写的正式报告上也引用,只是在“旗鱼”号后面加个括弧,注明“长征29号丙,以下简称‘旗鱼’”。大概因为旗鱼是海洋中游得最快,最凶猛的鱼吧。上头的机关虽然对文本格式有异乎寻常的挑剔,居然对我们擅改艇名容忍默许,可见“旗鱼”号身世不凡,不可以常规论之。
“旗鱼”号官方定位为中国的第三代战略核潜艇,所以型号是096(注:第一、二代战略核潜艇型号分别是092和094),不过各国间谍们显然同我们一样不喜欢这样毫无个性的命名,因此096型核潜艇在外媒,尤其是北约国家也被称之为“唐”级核潜艇(注:与之对应的092称为“夏”级,094称为“晋”级)。想不到咱们的核潜艇还可以帮助老外学习中国历史,也算是意外的软实力渗透吧。
“旗鱼”号这艘潜艇的实力绝不“软”,恰恰相反,她是当今最“硬”的武器。怎么形容呢,这么说吧,只要我乐意,在说服艇上的几个军官后,我动动手就可以灭掉除了美国、俄罗斯、印度、巴西之外的任何一个国家。“灭掉”的意思是人畜尽死、寸草不留。不要紧张,不要紧张,这只是比方而已啦,我是个和平主义的军官,只听令于中央军委的直接命令,不会乱动的。
“旗鱼”号成水滴形,全身漆黑。尽管覆盖着一层消声瓦,但在山洞昏暗的灯光下,她通身仍然散发出冷峻的金属寒气。黑色是最丰富的颜色。所有涂料混合在一起就是黑色。陆军弟兄们身着的那种麻麻点点的数码迷彩服,我看着着实眼花,那有“旗鱼”号的黑色如此高贵呢!
“旗鱼”号艇长160米,宽17.5米,吃水14米,水上排水量16425吨,水下排水量18246吨,1座热离子反应堆,采用超导磁流体推进器,最大潜航速度55节。上面的数据可能很无聊,但下面的数字一定让各位读者精神一震。“旗鱼”号配备了22枚巨浪-3型洲际弹道导弹,每枚导弹可携带10-12个30万TNT吨级的分导式热核弹头。对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而言,其有价值的轰炸目标不会超过150个,“旗鱼”号一艘潜艇对付他们绰绰有余啊!以这样先进的动力武器系统,“旗鱼”号完全够格为098第四代战略核潜艇了,不过我国对核武库一向低调,十分“谦虚”地自评为“有限核力量”,所以 “旗鱼”号就只好委屈降格啰。
作为一名老海军,我见过不少大型装备,但不论是“海牛”级气垫船还是“北京”级核动力航空母舰,都没有这条“大黑鱼”更让我心怀敬畏。
海牛气垫船是我国以乌克兰的“野牛”级气垫船为基础研发出来的世界上最大的攻击型气垫船。当海牛发动起来时,声音震耳欲聋,气浪排山倒海。但是这个野蛮的家伙本质上只是运输舰而已,看上去气势汹汹,实则脆弱不堪。而“北京”级当然实力不俗,不过她太霸气太彪悍,嗤啦啦地在海上横冲直闯,一副天下唯我独尊的模样,没有一点中国军事思想上的内敛和风度。
我登上过最大的船是一艘40万吨级超级巨型油轮。这家伙论体积当然更大,冲着人驶来时,好像一座山压过来。但在我眼里,这只是虚胖的大块头,只是一个装满粘稠液体的容器而已,即没有精神也没有气质,在战时一条鱼雷或一枚水雷就可以将其报销。
然而“旗鱼”号同他们截然不同,她含蓄、内敛而热力无限。她携带着古往今来最强大的武器,却时时刻刻隐藏在大洋之下,静若处子,动若脱兔,攻如暴龙,这就是我迷恋“旗鱼”号原因。
二、首长的嘱咐
“小章,明天就要出海了,还没去休息啊?”
正当我陶醉在黑暗中时,山洞的灯光突然大亮。我眯着眼睛才发现是基地的王尽忠司令员。
我立正敬礼道:“报告司令员,睡不着,过来看看。”
王司令员笑着说:“不是正式场合,随便点。我也睡不着啊!来,咱们边走边聊。”
“是!”
说是聊天,但是两人各想心思,一时倒也无话。
王司令员是基地中资历最老的潜艇军官,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他就进入海军服役,不论是常规动力还是核动力潜艇,他每个型号都待过。最牛的是12年前他作为艇长指挥一艘096Ⅰ型潜艇跨越了巴士海峡,突破第一岛链,进入菲律宾海。这是中国海军战略核潜艇第一次在威慑巡航中逼近第二岛链。王司令,哦不对,他当时还是上校,在关岛附近海面上浮,把美国和日本吓了一跳,他们居然愣是没有发现中国潜艇潜伏到美军基地眼皮子底下。我那时还在海军潜艇学院进修。当全班同学听到这个消息时,所有人都在课堂上向空中抛军帽。王尽忠胜利返航后,翌日就升任大校军衔。如今他是解放军第二核潜艇基地的少将司令员。
突破第一岛链在政治上影响很大,但从军事战略上看,其实对美国的威胁不大。因为当年的巨浪-2Ⅱ型弹道导弹的射程只有11000公里,在菲律宾海仍然打不到美国东海岸的重要城市,比如纽约、华盛顿、费城等,并没有打破原先的战略格局。而从渤海湾发射的弹道导弹通过穿越俄罗斯和北冰洋固然能够攻击到上述目标,但渤海湾狭小的海域不利于潜艇隐蔽,其威慑力大打折扣。所以当年美国舆论哇哇乱叫一段时间后,就偃旗息鼓了,毕竟紧密保持同中国的经济联系才能让美国的金融大佬和资本家们有钱赚嘛。
而明天我将指挥“旗鱼”号真正刺入美国的命门,带弹驶入太平洋腹地。这样不仅新型的巨浪-3导弹可以轻松攻击美国任意一个地方,更近的发射阵位将使美国耗巨资建立的战区导弹和国家导弹防御系统彻底无用,更重要的是广阔的太平洋是“旗鱼”号最好的掩护,那个时候美国人就将真正体会大海捞针的感觉。这将是我国核战略的根本变化,我国将从“最低限度核反击”过渡到“有限核反击”的程度。这下子美国人的屁股大概要坐不住了。
“旗鱼”号配备了两套人马。一队出海,一队休整,然后轮换。想想看,一艘价值180多亿人民币的宝贝疙瘩,每在港口停一天不出工,就要流失多少固定资产啊。虽然这样能够保证“旗鱼”号的出勤率,但作为红队的艇长,每次将她交给蓝队的廖艇长时,总有点一女侍二夫的感觉。大概廖艇长也有同感。这次由我执行重要任务更是不乐意了。
“老廖是不是有情绪啊?”我问王司令员。
他点点头说:“是啊。不过我已经跟他谈过话了。他是老艇长,这次任务要测试多项指标和发射流程,应该让你们年轻人往前冲才是。这也是对你个人的考验。”
我自信地说:“我指挥‘旗鱼’号出海有三次了,累计有200多天,加上在岸上操练,我对她的了解比对自己家还清楚。业务上绝对没问题。”
王司令员正色道:“不要把话说满了,潜艇上面无小事,一定要谨慎。你这小子聪明能干不假,但想法太多,喜欢用自己的看法来解释命令。这几年你进步很快,我担心你在危急关头掉链子,不能坚决执行命令。”
将军的话不疾不徐,但显然话中有话,绵里藏针。汗珠不觉从太阳穴边淌出来。我赶忙用手擦擦汗,又不下意识地摸了摸额头上的伤疤后,挺直腰板说道:“请首长放心,保证完成任务。”
“好了,好了。”司令员摆摆手说:“我只是作为一个老兵提醒你一下。你手上掌握的是国之重器。这里的利害关系你清楚,一定要按照条例、规程、命令来行动。”
我也严肃地回答道:“我对党和国家的忠诚是毋庸置疑的。”
王司令员拍拍我的肩膀说:“我当然相信你,否则也不会点名推荐你执行这次任务。只要完成任务,晋升大校是没问题的。听说你在潜艇学院的绰号是‘小尼米兹’?”
我赶忙伸出两只手摇晃:“那是同学们瞎起的。尼米兹老家是德克萨斯州,没怎么见过水。我老家在青海,离大江大海十万八千里。机缘巧合就当了海军了。其实他们在讽刺我。”
王司令员说:“碰巧尼米兹也做过潜艇艇长哦。好好干,说不能就真的成了中国的尼米兹。哦,对了,最近见到你女儿了么?”
我说:“前天我在基地外面的网吧跟女儿3D视频聊了一会。看来女儿完全不想理我,在孩子她妈督促下才勉强问候了几句。”
王司令员说:“小章,你也要注意个人的生活啦。卫国就是保家。”
我回答道:“是,这次返航回来,就考虑个人问题。”
王司令员说:“回去休息吧。明天一大早还有出海仪式。中央军委的肖副主席亲自送行,四总部的首长也都来了,明天可得跟我精神点。”
我乐呵呵地说:“咱艇上174个同志,有42个党员。个个都是好样的。除了比不上天安门广场上的国旗班又高又帅之外,军容军姿训练得杠杠的,绝对给您露脸。”
“175个,给你加了一个人。总政治部今天才通知基地,从解放军报社里派了一个记者随航。”
“这是什么意思?‘旗鱼’号的保密级别是绝密级,怎么会有记者来?”
“不清楚上面怎么想的。总政说了,上艇后随便看,你就当增加一个实习生吧。”
我耸耸肩,只好接受了。潜艇上任何一个不能做事的人都会被讥讽为“空气小偷”。不过记者嘛,还是要善待,否则他笔杆子一挥,被坑死了都不知道。
三、出航
仪式定在上午9点准时开始。但我们全体艇员6点钟就集合完毕,做最后的准备工作。
“请问是章海北艇长么?”
我正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一个女人的声音从背后传来。
我转过身去,还没开口,她敬了个礼又接着说:“我叫辛辰,是解放军报社海军分社的记者,奉命登艇。”
奶奶的,居然派了一个“女小偷”来。
辛辰一米六左右中等个头,留着对女生而言短得不能再短的头发,鹅蛋型的脸庞上却架着超大号的黑框眼镜,不禁让人担心眼镜会压垮她纤细的鼻梁,砸到嘴唇上。看来还有人比我更不注重外貌打扮。
我瞅瞅她的袖口,回礼说道:“少校同志,请把行李交给刘司务长。我可以看看你的军官证和介绍信么?”
辛大记者掏出盖着解放军报社红印章的介绍信和总政治部宣传部签发的命令连同军官证递给我。我左看右看,就差贴着鼻子闻,也没挑出毛病来,只好怏怏地收下文书还回证件,这时才发现她的行李居然是一个硕大的旅行箱。我心里已经骂了几百次娘了。
辛辰看我脸色难看,急忙辩解说:“报社的同事说新型核潜艇空间很大,所以就多带了点摄影设备。”
潜艇空间的所谓“大”能和你舒适的办公室的“大”意义一样么?我指指战士们的同中学生书包差不多大小的包囊说:“这种大小还差不多。”
辛辰吐了吐舌头,笑嘻嘻地说:“你看,这些相机镜头摄像机好几十万,总不能留在码头上吧。再说我也要完成任务呀。”
我说:“正巧,我也爱好摄影,我看看都是那些设备啊?”其实我是借机检查一下有没有违禁的物品。
辛辰小心翼翼地打开行李箱。我一看,一大半都是长焦镜头,还有一台120的哈苏相机、飞思数码后背和两台单反。我拿起200mm的长焦镜头颠颠说:“潜艇里面最多用到广角,这都没什么用。巡航期间我们不会浮起让你照相的。”看到辛辰一脸紧张担心我摔了镜头,我叹口气,对刘司务长命令道:“把辛记者的行李送到我房间去。”然后对辛辰问道:“有没有疾病史和过敏史?有没有心理疾病,例假是什么时候?接受过逃生训练没有?”
辛辰的脸刚开始还是桃红色,渐渐变成了猪肝色,几乎要哭出来。
小刘碰碰我胳膊说:“艇长,辛记者不熟悉情况……”
这时我才意识到刚才说的话似乎大大不妥。我连忙解释说:“本来要安排你住到后舱的女军官区。不过她们是四人间,条件不好。艇上就我和政委住单间,所以你就住我的房间,我跟政委凑合凑合。”我顿了顿,接着说:“作为艇长,我必须了解所有艇员的生理心理情况,尤其是女同志有特殊情况,这些我都要掌握。要是不好意思,等会你跟郝医生说去。还有,化妆品都跟我清理出来处理掉。那些含氯的气溶胶比癌细胞还危险。”说完我就扔下辛辰忙别的事情去了。
9点整,十几个军中大佬登上在码头临时搭建的主席台。罗政委代表全体艇员发言,还是那些老话,什么忠于祖国忠于人民,誓死完成任务云云。我虽然站得笔直,但脑子早就飞到太平洋里面去了。
军委副主席肖上将总结发言。他首先分析了一下当今世界局势。表面看来各国大唱和平旋律,实际上好几个热点地区的局势十分紧张。近年来美俄两国在北极正斗得你死我活,争夺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离地球30万公里之外的月球也是火药桶。因为月球上有非常丰富,偏偏地球上却稀少的核聚变原料氦-3。在可控核聚变已经工程化的今天,占领月球就是占领了能源制高点。现在美俄中欧都在打月球的注意,企图分一块大蛋糕。所以全军必须保持高度警惕,随时应对突发事件。
肖上将最后说,“旗鱼”号是宝贵的财产,但我们170余名艇员更是党和国家的瑰宝。他要求我们既要敢打敢拼,更要安全返航。因为只有人才是决定战争的最根本因素,再强大的武器仍旧是人的工具而已。这话我爱听。
他最后问:“有没有信心完成任务?”
“有!”我们的回答在山洞中环绕,几乎震垮了主席台。
“好!同志们辛苦了,我预祝大家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为—人民—服务!”
接着我高声命令道:“全体—向右—转,登艇。”
伴随着“向前!向前!向前!”的解放军军歌,“旗鱼”号缓缓驶离出码头。
四、P.L.A.
海南的天气似乎永远都阳光明媚。万里无云的海面上微风习习,海鸟不时从艇边掠过。可以想象不远处的亚龙湾里,人们正在享受美好的度假。
我、辛辰、罗政委、高副艇长站在舰桥上欣赏着海岛美景。当用望远镜看到首长们都离开码头后,我便下令“旗鱼”号停车,然后命令早已在舰桥里面排队的21名战士爬上来,站到导弹发射口上面。
罗政委说:“海北,你又不正经啦,搞什么花样嘛。”
高副艇长才30岁出头,第一次担任战略核潜艇副艇长,不明白要发生什么,疑惑地盯着我。
我没理他们,对辛辰挤挤眼睛说:“下面看好了,可要写到新闻稿中哦!”
战士们根据我先前的导演,很快排列成“P”“L”“A”三个字母。(注:“人民解放军”三个字的英文缩写)
“听我口令,全体立正。”
“举起右臂,捏紧拳头。”
“抬头,伸出中指。”
“微笑,很好,保持10秒钟。
“完毕,下艇。”
高副艇长扑哧一下笑了出来,罗政委狠狠瞪了他一眼却也无可奈何,只有辛辰不明所以得看着我。
我说:“咱们基地号称是秘密基地,但上头,”我指指天空,“时时刻刻都有人盯着呢。”
“哪有什么东西?”辛辰抬头向空空如也的蓝天上看去。
“你不要抬头,免得他们看到你的样子。我不想让你惹麻烦。”
罗政委说:“美国、俄罗斯、北约的军事侦察卫星整天监视着基地,也许还有日本和印度的卫星。我们这些人早就被他们看了个够。辛记者临时上艇,不要让他们特别注意到你。”
我补充说:“现在的成像技术,连鼻子上有颗痔都看的见。我的照片只怕挂在美俄核指挥所里天天被鬼佬们瞻仰吧。嗨,你们看我的样子还颇过得去吧?”
辛辰说:“没关系,美国人早认识我了。”看到我一脸疑惑,她补充道:“我陪同首长多次出国采访。那些特务们肯定研究过我了。我就一小记者,也不是什么大人物,没事没事。”
我咋咋嘴说:“好了,玩够了。下一次我要露屁股给他们看。这些狗娘养的,欺负中国两百年,也该我们爽一爽了。FUCK YOU!”
就在这时,北方的天空上出现了一道白色轨迹冲向太空。小高用高倍望远镜观察说:“新闻说文昌航天发射场今天要发射‘方舟’15号,送五个航天员到‘天宫’3号上去。看来就是这家伙了。哼,今天侦查卫星和间谍们可要忙死了。”
大家停止嬉笑,盯着远方的细白线,默不作声。
好久,罗政委才说:“我刚入伍那会,咱海军连一艘驱逐舰都是稀罕货,还得从老毛子手上买。那个时候美国人在海上冲着我们撒尿也得忍着。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啊!”
“好了,同志们,再吸最后一口新鲜空气。航天员战友和我们都会怀念这种气味的。”然后我对高副艇长命令道:“下潜。”
我回头遥望着碧绿的海岛,喃喃道:“我来了,战争!”
五、导游
“当前深度200米,速度30节,系统一切正常。”
“好,速度提高到50节正常巡航速度。目标:巴士海峡。副艇长接管指挥台。”
“是,副艇长接管指挥台。”
我对辛辰说:“轻松一下,现在是游览时间。很荣幸为来自解放军报社的同志介绍当今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先进的战略核潜艇‘旗鱼’号。”
辛辰伸出右掌,做出“请”的手势示意我继续。
我将潜艇的三维模型投影到空中说:“‘旗鱼’号采取双壳体结构。除了舰桥,上下共四层,前后分为鱼雷舱、指挥舱、导弹舱、生活舱、蓄电池舱、发电机舱、反应堆舱、磁流体推进器舱。”
我用手势旋转放大这个虚拟潜艇:“鱼雷舱有6具鱼雷发射管,可以发射高速鱼雷、反潜导弹和近空防空导弹,自卫能力很强。我们现在站的位置就是指挥舱。这两个小白点就代表我们。怎么样,看起来很科幻吧。”
辛辰开玩笑说:“我还以为进了太空战舰呢。”
“嘿,你还真说准了。这一套指挥系统的原理、数据接口乃至交互界面也用在了天宫3号上面。以后海军要是不要我了,我就到空军去,说不定也可以做太空站站长呢。罗政委,听说航天员指令长的工资被我还高20%,你回去要争取给我们加工资啊。”
罗政委严肃地说:“章艇长,人民海军不会让你失业的。还有,不要跟组织讨价还价。”
“没幽默感。”我朝罗政委撇撇嘴,继续向辛辰介绍到:“‘旗鱼’号最有特色的地方就是采用了超导磁流推进系统。其实基本原理就是电磁特性。因为海水能够导电,推进系统的电磁铁通电后,就会产生电磁场和与磁力线垂直的电流,海水在管道前被吸入,并由电磁产生的行波向后排斥海水,从而产生推力。这种推进系统从根本上避免了机械噪音,现在‘旗鱼’号的辐射噪音不到90分贝,已经低于海洋背景噪音了。”
“动力是采用压水堆么?”辛辰问。
“哟呵,还是做了功课嘛。但是‘旗鱼’号放弃了传统的螺旋桨推进,所以压水堆就不适合了。现在用的是热离子反应堆。这种堆型原来只能用在卫星上,功率不大。核工业所刚刚是将其大型化,这样热能在反应堆内可以直接转换为电能,用于磁流推进器。而且因动力系统负荷减少,还可以腾出更多空间装弹。其实‘旗鱼’号完全可以比现在的体积小三分之一而战斗力不减。不过出于别的因素,‘旗鱼’号还是建得很大。”
“这么说‘旗鱼’号根本就发现不了啰?”
“可以这么说吧,加上消磁系统、消红外线系统,除非敌人的反潜部队开主动声纳,否则咱们就是隐形的。但是在第一岛链和第二岛链之间,布满了美国的声纳网。这就是为什么‘旗鱼’号必须突破第二岛链,到太平洋去,那里才能真正实现大范围战略机动,保持核反击能力。”
我巴拉巴拉讲了一大推,辛辰也很专心地听,还不时扶一扶眼睛,显得很认真的样子。
“太专业的不懂,但大致明白了基本情况。‘旗鱼’号真是先进,也真够复杂的,不过我至少不会迷路。去年我在‘上海’号航母上采访,不知怎么就出不来了,半个小时候后才碰到一个水兵带我回到甲板上。”
我摸摸头上的伤疤说:“这也不能怪你。我第一次上艇的时候比你还糗。算了,以后再说。我先带你认识艇上的4位女军官,还有46名女艇员。你可以从了解她们开始。”
Next article:
《那年那兔那些事儿》第一期第二弹发布 (12 years ago)